中國經濟榮景不再 反助西方國家?
過去十年中國建造了大量房屋,然而供過於求,只會造出更多鬼城。圖為天津于家堡新金融區空置的建築物。(Greg Baker / AFP)
為了促進經濟增長,中共吹大房地產泡沫,目前已然陷入僵局。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估2024年中國經濟增長率只有4.5%。如果中國經濟持續衰退,世界大部分地區可能會經歷一些苦楚,但對西方國家可能不會造成太大傷害……
編譯•李清怡
國際媒體組織評論彙編(Project Syndicate)9月中旬刊登了格羅斯(Daniel Gros)撰寫的文章,題為〈中國經濟的真正問題〉,格羅斯目前擔任意大利博科尼大學歐洲政策研究所所長。他在文中從投資和儲蓄率的角度,分析了中國當前經濟持續放緩的癥結所在。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估2024年中國經濟增長率只有4.5%,到2030年底將降至3%,與十年前的兩位數增長率相去甚遠。然而,經濟增長只是問題的一個方面。
投資率和儲蓄率超過GDP的40%
儘管中共當局在過去的十年裡努力促進國內消費,但中國的儲蓄率仍然居高不下。圖為2018年8月8日,上海一家銀行的員工正在用點鈔機點鈔票。(Johannes Eisele / AFP)
幾十年來,中國在全球GDP增長中占據了重大份額。此外,中國的經濟規模,這一中共擴大軍事實力的關鍵決定性因素,將塑造與其主要競爭對手美國的實力抗衡。但是,增長率並不是中國經濟影響世界其他地區的唯一渠道,甚至可能也不是主要因素,儲蓄存款額和投資也至關重要。
中國經濟的顯著特徵之一是其極高的投資率和儲蓄率,超過其GDP的40%,這一比率是歐盟和美國的兩倍,甚至高於日本和韓國等亞洲其他高儲蓄國家。投資,尤其是基礎設施投資,一直是維持中國GDP快速增長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以創紀綠的速度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高鐵網。如今,就連中等城市都有地鐵線路,還建設了無數光鮮亮麗的新機場。
但是,正如哈佛大學羅格夫(Kenneth Rogoff)所言,基礎設施投資的回報會逐步遞減,建築行業的困境最能彰顯這一結論。在過去的十年裡,中國建造了大量房屋,供過於求,只會造出更多鬼城,而且由於這些多餘的房屋乃至基礎設施的使用壽命都很長,所以不會很快看到大的變化。
投資減少後的政策反應似乎很簡單:中國人可能會增加消費。但請記住,中國的儲蓄率也非常高,儘管當局在過去的十年裡努力促進國內消費,將其作為經濟增長的驅動力,但中國的儲蓄率仍然居高不下,因此,在可預見的未來,消費大幅上漲的可能性不大。
除了消費之外,中國還可以將儲蓄用於投資太陽能和風能等再生能源。但由於此類投資每年已接近3000億美元,遠超過美國或歐洲,因此,再生能源消化中國儲蓄的能力有限。
如果儲蓄維持在目前的水平(占GDP的40%以),而投資占GDP的比例下降至30%(仍是非常高的比例),意味著中國必須將經常項目盈餘維持在占GDP的十個百分點,才能保住目前經濟的持平狀態。中國GDP預計將很快達到20兆美元,那麼,經常項目盈餘就得接近2兆美元。
歐洲和美國可能會歡迎廉價的綠色進口商品,但在當今地緣政治對抗的氛圍下,這似乎不太可能。相反,我們可能會期待看到更多的保護主義政策,這會令成本增加,因此無助於減少中國的儲蓄。
中國經濟繁榮已成昔日黃花
中共透過剝削大量勞動力來吸引投資,然後將巨額盈餘用於建設城市,近一半的年產出用於再投資。圖為2023年7月11日,浙江省杭州市生產出口自行車零件的工廠。(STR / AFP)
劍橋大學經濟政治學家、Seaford Macro常務董事拉普利(John Rapley)近日在《環球郵報》撰文。他表示,中國經濟正在經歷艱難的過渡期,短期內不會看到中國昔日的增長率。但我們也不要懷念中國昔日的「繁榮」,對於中國會拖垮世界的擔憂著實誇大其詞,實際上,一個正在衰退的東方大國可能有助於西方經濟。
在過去的兩代人時間裡,執政的共產黨透過剝削大量勞動力、壓低工資來吸引投資,然後將巨額盈餘用於投資,建設那些城市和高鐵,將中國變成了現在的樣子,中國近一半的年產出用於再投資,這一比例令人瞠目,相當於七國集團平均值的兩倍。
再投資什麼呢?由於工資如此低,中國工廠幾十年來一直面向出口市場,這些市場因此獲得了廉價的中國商品。而這有助於抑制西方的通貨膨脹,使利率維持在較低水平。
但這也促進了一些西方國家的去工業化。隨著中國主要的西方貿易夥伴開始反對曾經令他們青睞的開放,對中國商品的需求已經減弱。由此導致的貿易下降令經濟放緩。為了促進經濟增長,中共當局採取了我們熟知的作法:吹大房地產泡沫。我們都知道這樣做的結局會怎樣,中國目前已然陷入僵局。
如果中國持續衰退,世界大部分地區可能會經歷一些苦楚,但對西方國家可能不會造成太大傷害。儘管房地產行業遭遇種種困境,但西方銀行的風險敞口仍然受限,因此,15年前美國雷曼兄弟破產釀成全球危機的那種溢出效應可能不會重演。同樣,作為一個貿易順差國家,中國也不像美國那樣是世界的「引擎」。中國的經濟衰退會減少對其他國家出口的需求,但減少的幅度不會像美國發生類似經濟衰退時那麼大。
如果有什麼影響的話,那就是中國的經濟衰退可能會促進西方經濟體的通貨緊縮,讓各國央行的日子過得更輕鬆。這是因為中國需求的減少可能會產生大量的未售出商品,這些商品將以低廉的價格進入世界市場。
儘管如此,中國當前的困境意味著未來的全球經濟將不同於以往。當一個占全球產出五分之一的經濟體陷入衰退時,其他國家難免擔心。雖然中國的GDP仍在以多數西方國家夢寐以求的速度(5%範圍內)增長,但仍在放緩。此外,目前的增長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大量債務刺激措施的影響,而這些措施幾乎沒有增加產出的實際價值,從某些衡量指標來看,中國的經濟幾乎是停滯不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