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呼叫 _load_textdomain_just_in_time 函式的方式不正確。Text Domain 為 soledad 的語言套件載入過早觸發,這通常是由於外掛或佈景主題某些程式碼中的指示器過早執行所造成,而語言套件應該在 init 動作之後才載入。 請參閱〈WordPress 的偵錯功能〉以進一步了解相關資訊。 (這項訊息新增於 6.7.0 版) in /var/www/html/wp-includes/functions.php on line 6114
硅谷銀行倒閉是貨幣寬鬆的惡果 – 新紀元周刊

硅谷銀行倒閉是貨幣寬鬆的惡果

by ggbbwhy

硅谷銀行倒閉是貨幣寬鬆的惡果


硅谷銀行的消亡,突顯出政治圖謀帶來的風險有多大。圖為2023年3月13日華盛頓特區美聯儲大廈。(Alex Wong / Getty Images)

文:Daniel Lacalle(大紀元專欄作家) 編譯:唐雲舒

作者簡介

丹尼爾.拉卡萊博士(Daniel Lacalle)是對沖基金Tressis的首席經濟學家,著有《自由或平等》(Freedom or Equality)、《逃離中央銀行陷阱》(Escape from the Central Bank Trap)和《金融市場生活》(Life in the Financial Markets)等書。

繼2007年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倒閉後,近代史上的第二大銀行倒閉事件本來可以避免。但現在,其影響已經太大了,會引發什麼樣的連鎖反應很難估測。

硅谷銀行(SVB)的崩塌,是一起典型的由流動性問題引發的銀行擠兌事件。此事件帶給人們的重大教訓在於,如果不是因為貨幣政策過於寬鬆,該銀行就不會出現那麼巨大的未實現虧損和財務漏洞。我們來解釋一下原因。

硅谷銀行的公開帳戶顯示,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其資產總額約為2090億美元,存款總額約為1754億美元。該銀行的最大股東是美國的先鋒集團(Vanguard Group)、貝萊德(BlackRock)、道富集團(State Street)以及瑞典最大的養老金基金Alecta,它們擁有的股權分別是11.3%、8.1%、5.2%及4.5%。

要不是因為出現負利率、超寬鬆的貨幣政策以及(在2022年破裂的)科技泡沫,硅谷銀行的業績不會瘋漲並取得令人驚歎的成功。此外,要不是因為受監管當局和貨幣政策激勵而囤積國債及抵押貸款支持證券(MBS),該銀行也不可能出現流動性危機。

資本結構是孤注一擲的豪賭

硅谷銀行的基礎資產結構正體現出一句老話,「不要與美聯儲對抗」。該銀行犯了一個大錯,那就是完全響應寬鬆貨幣政策和監管方面的激勵。

2021年發生了什麼?(硅谷銀行)取得巨大成功,但很不幸,這也成了其崩塌的第一步。隨著科技業蓬勃發展,該銀行的存款額幾乎翻番。誰都想從勢不可當的新技術範式中分一杯羹。硅谷銀行的資產也大幅增長、幾乎翻番。

該銀行的資產價值也上升。其資產結構中,40%以上是長期國債和MBS,其餘是看似稱霸世界的新技術和風險資本投資。

(硅谷銀行的)大多數「低風險」債券和其他證券是旨在長期持有的,通常到期才會兌現。該銀行遵循了主流的規則:用低風險資產來對沖風險投資帶來的風險。美聯儲持續升息,一定令硅谷銀行的高管很吃驚。

硅谷銀行的整個資本結構就是一樁孤注一擲的豪賭:賭低利率和量化寬鬆政策將持續更長的時間。在寬鬆的貨幣政策下,科技公司的估值飆升,而「對沖」相關風險的最佳方式就是持有國債和MBS。美聯儲(2022年前)每月購買上千億美元的有價證券,不管是根據哪項法規,這些都是風險最低的資產,而且根據美聯儲和所有主流經濟學家的說法,通貨膨脹只是「暫時」的,是一個基數效應導致的現象。怎麼可能出問題?因此,硅谷銀行怎麼會押注其他東西呢?

(事實證明)通貨膨脹不是「暫時」的,貨幣政策也不可能永遠寬鬆下去。

加息動作登場了。硅谷銀行受困,方方面面都遭受重大損失。債券和MBS高價不再、科技業的「新範式」高估值不再,取而代之的是恐慌。儘管硅谷銀行的股價今年1月強勁回升,但還是發生了「經典」的擠兌。該銀行按市價計算的未實現虧損額高達150億美元,幾乎和其市值一樣多,結果就是徹底垮塌。

用動畫片《南方公園》(South Park)裡面的一句台詞來說就是「全,全,全,全,全沒了」(……Aaaaand it's gone)。硅谷銀行向我們展示出一家銀行的資本是如何在一瞬間就煙消雲散的。

85%存款未上保險

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將介入,但這還不夠,因為硅谷銀行的存款中只有3%低於25萬美元。據《時代周刊》(Time Magazine)報導,硅谷銀行85%以上的存款沒有上保險。


硅谷銀行85%以上的存款沒有上保險,儲戶可能會失去大部分存款。圖為2023年3月13日,矽谷銀行的客戶在位於加州聖克拉拉的總部排隊等候。(Noah Berger / AFP)

更糟糕的是,據彭博社報導,美國三分之一的存款是存在小銀行裡的,其中大約有一半沒上保險。硅谷銀行的儲戶可能會失去大部分存款,這也會給其他實體帶來巨大的不確定性。

硅谷銀行是業內奉行循規蹈矩式業務管理的典型代表。該銀行實行保守政策,在存款飆升時增持最安全的資產——長期國債。

硅谷銀行是完全依照那些把2008至2009年金融危機歸咎於「放鬆管制」的人的建議去操作的。該銀行的經營方式沒有建設性而且保守,也就是將不斷增加的存款用於購買國債和MBS,並相信通脹會是「暫時」現象。實際上,除了我們這些「瘋狂的少數人」,其他人都在重複這個說法。

硅谷銀行只是亦步亦趨地響應了監管當局和貨幣政策的激勵以及凱恩斯主義經濟學家的建議,其他什麼都沒做。該銀行是依照主流經濟思想行事的典範,而扼殺這一科技界明星的,恰恰是主流思想。

投資泡沫資產

許多人現在會把(硅谷銀行破產)責任歸咎於貪婪、資本主義制度和監管缺失。但你猜怎麼著?監管再多也無濟於事,正是監管條例和激勵政策促使(硅谷銀行)增持上述「低風險」資產。此外,監管規定和貨幣政策是導致科技泡沫的直接原因。如果沒有負的實際利率和大規模的流動性注入,就不會出現未盈利科技企業估值高漲的情況,也不會有源源不斷的資金投入新創企業及綠色產業。就硅谷銀行而言,其2021年驚人的業務增長,是2020年實施的輕率貨幣政策直接推動的,當時全球主要幾家中央銀行(紛紛向市場灌水),其資產負債表總額膨脹到了20萬億美元,就好像不會有什麼後果似的。

硅谷銀行成了「印鈔機不會導致通貨膨脹,並可以無限期地印下去」這種理論的犧牲品。該銀行全心全意地採納了相關建議,但現在卻不復存在了。

硅谷銀行投資了所有的泡沫資產——國債、MBS和科技企業。該銀行這麼做是因為愚蠢或魯莽嗎?不是。該銀行這麼做是因為他們認為這些資產風險低,甚至沒風險。沒有銀行會投資自己認為風險高的資產、給自己找風險,他們恰恰是在自己認為沒風險的地方集聚了風險。為什麼他們會認為沒風險呢?是因為政府、監管機構、中央銀行和專家都這麼說。那麼,誰會是下一個(犧牲品)?

許多人誰都責備,就是不責備貨幣政策和監管造成的違背常理的激勵機制和泡沫,並且要求通過降息和重啟量化寬鬆政策來解決問題。這只會讓情況變得更糟糕。你不能通過製造更多泡沫來消除泡沫導致的惡果。

硅谷銀行的消亡,突顯出政治圖謀帶來的風險有多大,這個問題非常嚴重。硅谷銀行倒閉,不是因為管理決策魯莽,而是因為該銀行按照凱恩斯主義者和貨幣干預提倡者的意願去做了。恭喜。

(原文:The Silicon Valley Bank Collapse Is a Direct Consequence of Loose Monetary Policy刊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您也許會喜歡

Leave a Comment